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河源市 >楊元慶:從移動互聯向智能互聯跨越 不僅是製造環節的智能化 正文

楊元慶:從移動互聯向智能互聯跨越 不僅是製造環節的智能化

时间:2025-11-02 10:59:42 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河源市

核心提示

“如果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一次大的跨越,那麽現在,我們正在從移動互聯網向智能互聯網跨越”,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認為,互聯網迎來了全麵智能化時代。智能設備將智能地自主學習每一個用戶行

  “如果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一次大的跨越,那麽現在,我們正在從移動互聯網向智能互聯網跨越”,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認為,互聯網迎來了全麵智能化時代。

  智能設備將智能地自主學習每一個用戶行為

  新京報:你認為AI在未來會怎樣重塑互聯網行業,帶給PC行業什麽樣的影響?

  楊元慶:如果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一次大的跨越,那麽現在,我們正在從移動互聯網向智能互聯網跨越。在這個智能互聯網的時代,無論是個人電腦,智能手機,智能音箱,智能電視,還是AR/VR設備,或是進一步到我們身邊的越來越多的萬物設備,都會具有計算、存儲、網絡的功能,變得更加智能。

  一直以來,聯想作為PC領導者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。未來,我們仍將專注於PC,但它不再僅僅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,而是Personal Computing個人計算設備。在前端,我們會為現有的設備,個人電腦、智能手機插上Personal Cloud,個人雲的翅膀;還會基於自然語言、AR/VR等新交互技術,開發連接有雲內容與雲服務的新型設備。再進一步,設備和雲將更加緊密地結合,協同一體地為我們提供智能服務,覆蓋從感知環境到認知決策的全過程。智能設備將能夠看、能夠聽、能夠說,能夠根據曆史信息匯聚成的大數據,智能地自主學習每一個用戶的行為,主動提供貼心的信息和服務。



  新京報:2018年聯想會在AI如何布局?

  楊元慶:聯想的使命,是要成為這一輪“由AI(人工智能)驅動的智能變革”的推動者和賦能者。

  我們將為用戶,無論是消費用戶還是商業用戶,提供更加智能的,無縫連接到雲內容、雲應用和雲服務的“設備+雲”。

  在後端,我們將建立更加智能的“基礎設施+雲”,通過打造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,實現IT基礎設施的智能化,滿足傳統企業、互聯網企業、科學計算及人工智能(AI)應用。

  新京報:聯想的移動業務如何重塑輝煌,有什麽計劃?

  楊元慶:我們的移動業務其實是牆內開花牆外香,我們的移動業務在拉丁美洲穩居前三,上個財季在拉美和北美、西歐等成熟市場,銷量增速全都高出市場60個百分點;在亞太,尤其是印度也實現了快速增長。

  未來我們將繼續執行明確戰略:加強在拉丁美洲的領先地位和盈利能力,積極推動北美和西歐等成熟市場的增長,在短期內通過對新興市場的適當投資保持健康發展。

  智能製造不僅是製造環節的智能化

  新京報:作為一家在硬件領域深耕多年的公司,你怎麽理解智能製造?

  楊元慶:說到智能製造,大部分媒體呈現的是機器人、機械手臂、自動化的流水線等,其實這是一種片麵的理解和表述,不僅是媒體和公眾有理解局限,很多製造企業對於智能製造也還停留在“製造”端。

  事實上,智能製造不僅僅是“製造”環節的智能化,而是把研發、生產、供應、銷售、服務的企業製造全鏈條都串連起來的全麵的智能化,是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開發、采購部件、組織生產、精準營銷,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的全流程的智能化。

  新京報:圍繞智能製造,企業該如何轉變?

  楊元慶:對於製造企業來說,數字化、網絡化是基礎,實現了這兩化之後,研發、生產、供應鏈、銷售、服務全鏈條就有條件進一步實現智能升級。

  嘉賓語錄

  我們迎來了全麵智能化時代,如果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一次大的跨越,那麽現在,我們正在從移動互聯網向智能互聯網跨越。

  智能製造不僅僅是“製造”環節的智能化,而是把研發、生產、供應、銷售、服務的企業製造全鏈條都串連起來的全麵的智能化,是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開發、采購部件、組織生產、精準營銷,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的全流程的智能化。

  對於製造企業來說,數字化、網絡化是基礎,實現了這兩化之後,研發、生產、供應鏈、銷售、服務全鏈條就有條件進一步實現智能升級。 ——楊元慶